(编者按:中国企业家步鑫生于6月6日因癌症病逝。这位中国上世纪80年代为中国人熟知的明星企业家生前备受争议,其行为和由此背负的荣誉以及非议无不充满时代特征。)

1983年的改革者,谁都不会比步鑫生更有名。这年新华社记者童宝根发的一篇报道《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让步鑫生一夜之间成为了这年最耀眼的企业明星。

步鑫生是浙江省海盐县衬衫总厂的厂长,童宝根在他这篇著名的报道中写道“步鑫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在全厂推行了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方法,使这个小厂的产品畅销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成为浙江第一流的专业衬衫厂。”

海盐衬衫总厂的前身是海盐县武原镇服装社,1978年以前,靠承担商业部门的加工任务维持,20多年来企业变化不大,有时遇到经济困难,甚至连退休工人的工资也发不出。“改革”给了步鑫生机会,他从亲身经历中感到,“长期依靠商业部门‘包销’,不了解市场情况,完全听凭人家的安排,企业永远没有出息。”

1979年开始,在步鑫生的带领下,这个厂生产出了“双燕牌”衬衫和“三毛”牌儿童衬衫,并且派人常驻上海,研究上海衬衣款式、花样的变化,并设计出一些新款式的衬衫去上海试销,然后,根据试销的情况,从中挑选出最畅销的品种,成批投入上海市场。这样,“双燕”和“三毛”就逐渐在上海市场站稳了脚跟。到1983年,已经有30多家上海的服装店经销海盐衬衫厂的产品,全国各地驻沪的采购员也经常到海盐来看样订货。步鑫生还采取了在各地举办展销会和请服装店特约经销的方法,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构建了销售网络。

步鑫生此时已经注意到,衡量服装销售好坏的标准首先是花色品种是否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他也因此把如何适应市场需要放在了第一位。这个衬衫厂甚至还有个“衬衫研究所”,专门从事新品种设计和试制工作。在海盐衬衫厂,供销员的主要工作是做市场调查,出差时就去观察哪种颜色、哪种衣型最受人们的欢迎,回厂后,还要填写市场信息调查表,以便及时掌握全国各地衬衫市场的动态。步鑫生特别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创,人赶我转”。

有一次,步鑫生在上海看到一种新设计的黑底红花的针织涤纶面料颇受女青年的欢迎,他马上让工厂赶制出这种花型的女衬衫投放市场。这种被称为“黑牡丹”的女衬衫很快就流行全国各大城市。正当销售高潮出现的时候,步鑫生却忽然停止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转向生产软立领花边女衬衫等新品种。因为在步鑫生看来,销售高潮的出现正是生产低潮的开始。果然,他的新产品又开始风行起来。

步鑫生治厂也颇严,并且有一套“生产上要紧,管理上要严”的思想。他规定厂里的职工除了产假、婚假、探亲假、工伤假可以享受全国劳保外,一般病假不能享受劳保待遇,只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不过,对于患重病和因病住院的职工,医药费还是可以实报实销,工资也照发。步鑫生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消除那些无病装病、拿了药乱扔的现象。他也的确做到了,1983年海盐衬衫厂的出勤率保持在98%以上。车间不准吸烟、不准做私活、不准聊天、不准到外车间乱串、不准把与生产无关的东西带入车间这些,也成了步鑫生订立的制度。迟到、早退也要扣罚工资。与彼时国营工厂的“大锅饭”不同,步鑫生对那些有能力的青年职工大力提拔,破格重用,并且在生活待遇上也给予关照。厂里的自建住宅,也分配给了表现优秀的职工,那些表现不好的则不能分配。他的这种做法都吸引了不少青年人来海盐衬衫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