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电影《昂山素季》的全球放映被挡在了中国大陆的土地之外。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昂山素季是令人钦佩的。在中国大陆,她漫长的软禁生涯匹配着她同样漫长的“敏感”待遇。诺贝尔和平奖、被软禁的获奖者、被“敏感词”--这个三角关系让中国置于了一个尬尴的难以自圆其说的境地,另一位本土获奖者的出现更令这种尴尬雪上加霜。

然而,冷静分析昂山素季的人生经历,我反而认为软禁期间的昂山恰恰是一个(自我)政治化程度很低的人,她身上所体现出的被人称赞的品质,乃至令她获奖的理由,都来自于“个人信仰的守护与坚持”。她的选择,若做分析,或许首先是一个“个人的”选择。无论被软禁还是在不知可的未来中受迫致死,并不能立竿见影地令她发挥出巨大的政治影响力。相比之下,缅甸军政府的领导人奈温将军没有选择杀死昂山素季,或许才富有更深邃的政治意味。

为昂山素季赋予浓厚政治色彩的是时间和她所处的外部环境:她身上所体现的高尚人格与看不见的恐怖权力,构成了灯塔与雾霾的对照——这幅图景是有政治意义的。

在我看来,昂山素季在结束软禁生涯后才可能按照其政治自觉来指导行动。这也是观察人士对身为缅甸反对派领导人的昂山素季持保留态度的原因。昂山之前能够完成以一己之力对抗缅甸专制政府的壮举,主要是因为双方并不在一个空间内进行较量。而一个代表“个人的”昂山素季和一个具有“政治意识”的昂山素季必定是不同的。

因此,对于昂山素季访华这件事,我们实在无需过多想象,切勿将那个软禁期间被套上光环的昂山和今天的昂山混淆。一个可能上台的反对派领导人,前往接壤的超级大国进行拜访,能谈什么?答案显而易见。(昨日晚些时候官媒的相关报道已经一定程度验证了这一判断。)

指出这一事实并无任何贬低昂山素季之意。在我看来她依然是非常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只不过她仍然需要服从政治的逻辑。

相比昂山素季访华,中国有更重要的戏码上演,那便是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受审。这一场被我称为“三无”的审判:无死刑、无上诉、无公开审理,从人物级别上来说,是继“文革”结束公审“四人帮”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大案。然而整个审判却被保护得密不透风。回顾周案事发,中央部署层层剥笋打了多少外围战,官方媒体又做了多少铺垫和(对周及其党羽的)灵魂批判,在回过头看,这样的一场审判确实难逃虎头蛇尾之嫌,也就不能责怪围观群众将来继续捕风捉影。而这必然会令到中国一部分群众对中央政府“反腐”决心和动机的猜测。

更何况在周案爆发之后,由其亲手造成的中国政法领域的负面影响并未得到彻底否认和纠正。甚至在近一年多来,当由习近平总书记发起的新一轮“群众路线教育”和“反四风”活动浪潮渐渐退去之后,一些老问题,乃至新问题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些由不受制约的权力所带来顽疾是不是已经具备了“抗药性”。

已故历史学者高华先生曾经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所使用的解决干部腐化的三件“法宝”分别是:干部参加劳动、加强思想学习、搞运动。当然,我们不能说这三个手段没有发挥任何积极作用,但如果这三件“法宝”能够彻底解决腐败问题,那么毛时代怎么还会一次次重复“犯病”,直至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四人帮”之流跻身国家领导人的行列?以此对照今日之反腐,尽管已经提出了诸如“将权力关进笼子”和“依宪执政”的口号,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通过“走群众路线”、“反四风”和纪委反腐,依然没能完全走出毛泽东反腐思想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