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启动之际,中共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接受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专访。议题涉及沪港通、上海自贸区、政府职能转型、GDP、上海空气质量、新媒体、交响乐以及他的互联网生活。这位上海掌门人是首次接受国际媒体访谈。 以下是此次访谈记录的主干。

时间: 2014年11月15日上午9点至11点10分

地点: 上海 康平路 中共上海市委一楼会客室

韩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在2012年出任市委书记前,曾任上海市市长近10年。

记者,张力奋,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

康平路,上海市委所在地。9点差5分钟,韩正从他的办公室下楼,步入会客室。他着黑色西装、系蓝条领带。握手、入座。简短寒暄后,我说,知道他希望有一个很坦率、放松的访谈。既然如此,我提议,能不能把两人的领带都解了?韩正立时回应:“行!解了,都解了!”他又笑着问:“拍照都拍完了,是吧?我本来穿着很休闲的就过来了……后来我的团队说不行,我马上去换了衣服!”他团队的意见是,在FT上出现,还是正式为好。

开启沪港通

记者:第一个问题,就是沪港通的开通。对上海来说,特别对上海的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样一个目标,沪港通到底是怎样的一步?

韩正: 4月份,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上宣布,沪港通大概需要6个月左右的准备时间。这个准备时间,实际上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香港联交所的准备,二是我们大陆境内的一些准备,还有一些网络测试各方面的。为防范各种风险,可能需要各种的测试。测试现在都已经完成。我觉得这件事情对上海意义重大,对香港意义重大,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我觉得对全球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现在的沪港通,还是一种额度管理。我相信这只是进入中国内地、开放资本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随着沪港通进一步发展,我觉得还会有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这是肯定的。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对中国那么大的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今天我们怎么想都可以。我相信,回过头来看,沪港通的意义很重大。有人说,是上海利好还是香港利好,都利好。

记者:对上海来说,是否因为有了沪港通,为它与香港之间竞争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增加了一个筹码?

韩正:很多记者问过我这个情况,我一直是这样想的,是真实的想法:香港是比较成熟的金融中心。上海从提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到现在,也不过二十多年。1990年提出,1992年中央正式明确“一个龙头、三个中心”。这三个中心里就有金融中心。

无论就发展的环境,人才的聚集,法治的环境,市场的成熟等各方面,上海和香港不能比。很坦率地说,香港市场要比我们成熟得多。所以,沪港通这样一种交流,实际上是你和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在交流,一定会带动上海更快发展,这一方面,上海要本着一种借鉴学习的心态。两地会有竞争。我觉得,我们的心态,更多的是交流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