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人意料地为巴黎气候变化磋商带来新的转机。两人在北京明确承诺,最迟在2030年封顶中国碳排放,最迟在2025年进一步削减美国的碳排放。此举为原本没什么希望的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注入新的希望。对持怀疑态度的人们来说,抱有听其言观其行的想法是合理的——有关全球变暖的承诺往往展示“希望战胜经验”的现象。不过,眼下他们应该感激任何推动。在这周以前,几乎没人会认真考虑巴黎谈判取得大幅进展的可能性。如今,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正在设定时间表,这让巴黎谈判成了一场值得关注的好戏。

这其中最大的加分点就是中国愿意作出承诺。此前中国政府的承诺一直是单方面的。中国(以及印度和其他大型发展中国家)的缺席曾导致美国国会拒绝批准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习近平作出的承诺将令其他国家更难找到观望的理由,从而提高达成多边协议的可能性。此外,中国也摆脱了不愿设立总体目标的状态。此前中国一直将目标建立在能源强度和人均产出基础上。如今,通过宣布中国的全国排放量将最迟在2030年见顶,中国接受了在全球变暖问题上作出相互承诺的逻辑。

奥巴马的声明中也有令人惊喜之处。美国有望兑现承诺,要在本十年结束时,将美国碳排放量削减至低于2005年水平近五分之一的水平。然而,由于经济衰退和发现页岩气等关键原因,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毫不费力。如今,奥巴马加大了减排承诺,打算在2025年以前,进一步削减26%到28%的排放量。此举将令美国更接近欧洲提出的更为雄心勃勃的目标——此前欧盟的声音在谈判中似乎十分孤单。各方博弈的结果将在2015年底揭晓。尽管2009年在哥本哈根遭遇批评,奥巴马如今显然打算致力于巴黎大会的成功。

这些是“红利分”。各种政治风险显而易见。在美国,奥巴马面临由共和党控制的新一届国会,共和党上周赢得中期选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承诺逆转“联邦政府管得太多”的情况。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最近削减美国碳排放的命令,是共和党要打击的重要目标。共和党人在西弗吉尼亚和肯塔基等煤炭大州赢得了显著多数。与其延伸美国的承诺,奥巴马很可能要被迫捍卫美国的现有承诺。不妙的是,即将上任的参议院环境委员会主席吉姆•英霍夫(Jim Inhofe)不屑地称全球变暖为“骗局”。对奥巴马来说,有利的是如今他有了一个关键论点:中国将是任何减排协议的一部分。

无论美国做什么,其行为对全球变暖的影响都将大大弱于影响最大的中国。中国每周新开一家化石燃料电厂,其排放量大约相当于奥巴马承诺美国一年的减排量。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习近平认为履行承诺符合他的利益。中国日益增长的中产阶层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污染越来越恼火,而中国经济增长日益放缓,可能使得未来巨额石油进口账单变得不可承受。不过,相对于这一协议在美国国内引起的轰动,中国官方媒体的近乎沉默令人愕然。人们挥之不去的怀疑是,习近平的承诺是为了让奥巴马在离开北京时赢得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让我们期待这种怀疑不是真的。就目前而言,至少又有东西值得期待了。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