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日本和欧盟(EU)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防范通缩之际,中国央行(PBoC)却在与大规模刺激划清界限。

中国央行正抵制日益高涨的要求推出更大规模宽松政策(以遏制经济增速放缓)的呼声,反而正咬紧牙关,将短期痛苦视为实施结构性改革要付出的代价,这一改革将支撑长期可持续增长。

乍一看,中国要求宽松政策的呼声是合理的。

中国10月消费者物价通胀(CPI)指数徘徊在5年低点附近,同时中国政府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触及5个月低点。此前,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产出创下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慢增速。

然而,在中国共产党提出里程碑式的经济改革蓝图一年后,中国正努力降低其经济对债务和投资的依赖,中国央行希望其举措不会被视为会破坏这一努力。

上海耀之资产管理中心(Shanghai Yaozhi Asset Management)投资总监王影峰表示:“央行对利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等传统货币工具感到担忧。他们基本上没有考虑这些举措。”该公司管理着一只债券基金。

这种战略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形式大过实质。

在中国央行暂停降准之际,今年9月和10月,中国央行通过一个名为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向银行业体系注入7700亿元人民币(合1250亿美元)。这一规模超过了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进入银行业体系的资金规模。降准一直是中国央行管理货币供应的主要工具。

但低调的注资举动(当时没有宣布)使中国央行得以避免传递强有力的宽松信号。

“中国央行可以在不降低基准利率的情况下,通过注入流动性下调实际市场利率,”美国银行-美林(Bank of America-Merrill Lynch)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上周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降息会被视为与改革相悖,政治不正确。”

表象之外,利用中期借贷便利(MLF)还增加了中国央行的灵活性(相对于传统工具而言)。

降准之所以被视为更强有力的宽松信号,部分原因是此举是永久性的,除非中国央行主动提高这一比率。相比之下,“中期借贷便利”向商业银行提供了3个月期的贷款。如果央行拒绝在贷款到期后展期,那么这些新制造的货币就自动消失了。

然而,很多经济学家坚称,全面降息是必要的,他们指出,金融市场流动性增加未能降低实体经济的借款利率,特别是对于较小企业而言。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宏观经济分析师曹阳表示:“最近收益率下跌主要反映在债券和股票市场上。但在实体经济,很多企业无法发售债券。它们仍依赖银行融资。银行担心风险,对贷款收取更高费用。”

由于中国银行存款利率有上限限制,降低基准存款利率将降低银行融资成本。从理论上来说,这应会引导贷款利率下滑。

然而,经济放缓和违约数量增加让银行对借贷给较小企业持谨慎态度,除非是高利率贷款。

日益上升的风险溢价甚至在债券市场也很明显,由于央行注资,高评级的债券收益率一直下滑,其与评级较低的债券的利差一直上升。

在这种环境下,降息可能会让更多资金流向规模较大、资金已然充沛的借款者,而小企业仍难以获得融资。

“贷款市场出现分化,”王影峰表示,“银行拥有大量资金,它们希望放贷,但只贷款给那些它们认为安全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不需要资金。与此同时,其他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却无法获得资金。”

译者/梁艳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