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日举行的“2014年英国《金融时报》高峰论坛”上,对中国经济是否进入“新常态”,如何解决中国债务危机等问题成为了在场嘉宾对中国这个“新兴市场机遇与挑战”的关注点。
尤其是在谈到“新常态”这个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概念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何帆教授认为目前谈“新常态”还为时尚早,更应关注的是中国应该如何走向“新常态”。
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新兴市场编辑金奇,BCG大众化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魏杰鸿先生,也共同参加了这场有关“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与新兴市场机遇”圆桌讨论。
辩论“新常态”
主持人韩碧如将中国领导人对经济的表述“新常态”作为第一个问题提给了在场的嘉宾。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何帆认为,现阶段谈论中国经济“新常态”还为时尚早。自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现在提出的“新常态”基本上是对原有的传统模式纠错,如过去中国经济严重依赖投资,且投资所需资金几乎依靠银行贷款,制造业很发达,但是服务业跟不上,这些都是亟需解决又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是进入真正的“新常态”,那么人们每天醒来看见的天空都是“APEC蓝”;人们看病不用都去协和医院排队,可以去私立医院;地方官员最喜欢干的事情不是晚上和资本家吃饭,招商引资,而是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他认为“新常态”应该是中国的一个目标,但关键是中国如何从原有的状态进入到“新常态”,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魏杰鸿认为,则关注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如何走向“新常态”,并强调简单理解“消费是关键”是错误的。他说,明年中国经济增速会低于今年的水平,可能是7%,这也是个不低的水平,通过信贷投放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关于“新常态”,有些人认为消费是关键,尤其是中国消费占GDP比例过低。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在步入“新常态”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谁在消费、如何消费。如十年前,月薪5000元人民币的人们消费的都是基础消费品(如日常用品),而这部分人在如今可能月薪达12000元,他们消费基础消费品的同时,也会去海外旅行等。消费形式的变化,将是推动中国未来几年走向“新常态”的一个方式。
金奇则认为,中国是正在进入增长的“新常态”。如果中国想继续保持7.5%的增长,会创造和印度一样的经济体。不过中国犹如一个跑400米的运动员,前半程跑得过快,肌肉缺少乳酸,他必须停下来。这个乳酸就是:中国贷款无论政府贷款还是私人贷款,今年会有1.7万亿美金的利息(占中国今年GDP的17%),这相当于印度一年的经济总量,特别是中国贷款利息增长,比GDP增长快很多,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政府必须尽快采取措施。
单一政策工具无法解决中国债务问题
对于中国债务占GDP比例快速上升的问题。何帆认为,要解决债务过多的问题,就不能不提到一个经济学原理——丁伯根原理,即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匹配问题,如果有一个政策目标,就至少要有一个政策工具,如果有两个政策目标,就至少要有两个政策工具……目前中国只有一个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要想解决债务过多、融资成本过高、经济增长慢、结构改革等问题,光靠一个政策工具是不可能的。如果现在央行放松银根,货币政策更加宽松,那么房地产公司和地方政府会非常高兴,原因在于他们要用新借来的钱还旧债,这就导致大量的钱流进了错误的地方,而那些急需资金、融资环境恶劣的中小企业则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