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中有令人心酸的一幕:柴静问生活在产煤大省山西的一个六七岁小女孩,“你见过真正的星星吗?”这个伴随着中国经济奇迹长大的孩子回答说:“没有。”《穹顶之下》是一部关于中国环境灾难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像一场浓重的雾霾一样,突然冲击了中国人的感官。纪录片制作者柴静介绍说,她经常把自己的女儿“像囚徒一样”关在家里,以免她吸入户外空气中漂浮的有害颗粒。

柴静说:“早上起来有时候我会看到我女儿站在玻璃窗前用小手拍着……她总有一天会问我,‘妈妈为什么你要把我关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如中国人越来越清楚的,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固然令世人瞩目,但他们一直在为此支付高昂的代价。《柳叶刀》(The Lancet)估计,2010年中国有120万人因大气污染过早死亡,占全球总数的40%。

大气污染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中国的土壤被污染,河流里流淌着污水(或漂浮着病死动物的尸体),动植物正在灭绝。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估计,2009年仅空气污染在中国以疾病、过早死亡和收入损失的形式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3%。如果对这个数字照单全收,那么中国今年“实际”的增长率会下降到4%以下。

如果说大气污染还有好的一面,那就是人们可以看到它,闻到它。中国人如果想了解自己国家经济模式的缺陷,只要吸气就可以了。多年以来,许多中国人并不在意空气质量引起的担忧,或认为雾霾是发展不可避免的副作用,而现在这一问题已成了中国中产阶层担心的焦点。

柴静这部影片给观者的感觉是简直“breathtaking”(作者使用了双关语,既有令人透不过气之意,又有令人激动之意。——译者注)。短短几天时间,《穹顶之下》的下载量已经达到数亿次。中国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将该纪录片与1962年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那部《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相比。那本书抨击了化工行业,被认为引发了美国的现代环保运动。

关于环境恶化的话题,只要它不攻击共产党本身,已能够被容许,甚至受到提倡。在去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2015年的人大会议于3月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总理李克强宣布“向污染宣战”。他表示,雾霾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方计划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彻底转变了中国不会牺牲经济发展的长期立场。

中国能否在扭转坠入环境深渊命运的同时,仍保持不错的增长速度?理论上应该是可能的,因为与富国相比,中国的单位产量制造的污染要大得多。中国的环保标准在理论上是不低的,但在现实中非常糟糕。许多污染者可以放心大胆地毁坏环境。政府只需要拿出习近平现在反腐的一半力度来打击它们。

计划经济理论上有一个优点,就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可以理性行动。只要中国政府愿意,有朝一日它可以强迫社会大规模改开电动车,出台严厉的能效监管法规,推行低碳的能源结构。在现实中,各级政府根据自己的利益行动。就像市场经济中的情况一样,如果污染的成本是无形的,没有人愿意改变他们的行为。正如韩国经济学家张夏准(Ha-Joon Chang)所言:“人们之所以‘过度制造’污染,是因为他们没有为处理污染的成本埋单。”

一种解决方法是将污染纳入考量之中。国务院参事牛文元率先提倡采用将能效、健康和环境质量等因素纳入考虑的绿色GDP衡量指标。“我们不应该崇拜GDP,”他在一次访谈中说。今年,上海成为首个摒弃GDP目标的大城市,表示将采用新的体系多方面综合衡量经济发展。中共也承诺不再仅靠单纯的GDP指标考核地方领导干部。

当然,这个办法有一些权宜之计的意味。如果经济反正都在放缓,利用它办件好事或许是明智之举。然而其中的思路是正确的。如果能够保持下去,那位山西小女孩或许还能看到星星。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