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柴静的新作《穹顶之下》首发。播出仅一天,就引爆网络,播放近亿。

伴随巨大成功的同时,是巨大的争议。本应是透过柴静看雾霾,却演绎成了透过雾霾看柴静。

实际上,在专业人士群体,比如经济学家与医学界人士,对《穹顶之下》的评价偏向正面。比如,在世界顶级学术杂志之一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空气污染对预期寿命的长期影响:基于中国淮河取暖分界线的证据》的北大陈玉宇,对《穹顶之下》就做出了正面评价。《穹顶之下》能得到专业与权威人士的支持并不奇怪,毕竟其信源是主流科学家、医生、政府官员,这已能够充分保证视频的数据是可靠的。

除了专业人士,《穹顶之下》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权威官员的认可。新就任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对外界表示:在看过片子之后,亲自发短信对柴静表示感谢。而在此之前,国家主席习近平也表示要留住APEC蓝。所以,《穹顶之下》的讨论是符合政策取向的,并无舆论场中常见的针对一定问题的所谓“左右之争”。

在普通民众中,柴静的视频本身,也未引起太大争议。对普通民众来说,《穹顶之下》除了数据更翔实,更容易打动人,其观点与以往涉及雾霾的节目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至于视频有多火,普通老百姓并不关心,也不会觉得诧异,毕竟,他们不会对《穹顶之下》进行细分与定位,对他们来说,它无非众多节目之中的一个,再火,火得过《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么?

但是,对媒体与自媒体人来说,这是一次震撼与压榨。从央视辞职之后,柴静一直沉寂,然后,以区区100万的资金,以个人之力,却又调动顶级资源,采访各路权威,以个人演讲的这种极具个人化色彩的方式,释放出纪录片,并获得央媒推荐,点击数亿,登顶自媒体。

遗憾的是,这种震撼,通过另一种形式在自媒体上呈现出来。在这里所谓自媒体,一般指各种个人化的,粉丝众多的社会媒体用户,比如,微博中的加V用户,朋友圈中的个人公号。

某种程度上,争议并不是来自于那些有影响力的个人化社交媒体响应权威、专业人士,或响应民间社会的呼声,而是一次自个人化的社交媒体通过微博、微信的一次自下而上的议题设置,然后,带动民间粉丝意见,形成广泛的争议。但遗憾的是,由于个人化社交媒体设置的议题与柴静的议题并不对等,公共话题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从争议的广泛性而言,上一次引起如此争议的,是方舟子与韩寒的代笔之争。

当年争论韩寒代笔,起码韩寒有可能涉及一个大丑闻,退一步,就算是没代笔,起码没能像当时很多人说的那样,当场自证。再退一步,“韩寒没有代笔”,“韩寒是一面旗帜”与“造假”,“能力差”,起码还是两个差不多对等的议题。形象一点说,当年一拨人说韩寒是旗帜,另一拨说,那我不管,他是骗子。观点虽争锋相对,但作为争论,却没有违和感,可以看做“善”与“真”之争。

而现在的情况却是,柴静说,雾霾伤害大家身体,大货车排放全行业造假,我们集体动员,减少污染。另一边则说,那我不管,你抽烟;那我不管,你买大排量汽车;那我不管,你拿女儿煽情;那我不管,你逻辑有瑕疵;那我不管,你解决方案不正确;那我不管,你是美国人的妈,如此等等。这些指责与质疑真的能与“治理雾霾”这个议题对等?作为争论,真的没有任何违和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