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言论审查机关已着手打压围绕《穹顶之下》的讨论,此举凸显出中国雾霾问题的政治敏感程度。这部关于大气污染的纪录片措辞强力,一度令中国网络社会陷入疯狂状态。

周二,三家新闻机构的记者告诉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宣传部门周一曾作出指示,要求新闻媒体不要发布有关《穹顶之下》的报道。《穹顶之下》是一部以第一人称语气制作的感情强烈的纪录片。该片的制作者曾是国家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

一家著名商业日报的一名记者表示:“昨天我就这个话题写了一篇文章,但最终文章却被拒绝发表。我的活也白干了。”

此前,分析人士对中国当局允许网上就该视频自由开展辩论曾感到些许惊讶,因为中国一年一度的“两会”本周就要在北京开幕。

周日,中国环保部长曾在一个记者会上称赞这部纪录片,并表示他已向自筹资金制作该片的前中央电视台(CCTV)记者柴静以个人名义发过短信。

目前,在腾讯(Tencent)和优酷(Youku)等主要视频门户网站上,该视频依旧可以访问。不过,该视频并不会被放在网站首页上重点推介——尽管自周六发布以来它在腾讯网站上的点击率已超过1.52亿次。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Xinhua)至少已经在其网站上删除了两篇有关该片的原创报道。在这两篇报道中,其中一篇报道了中国环保部长对该片的赞扬,另外一篇则报道了该片在“两会”前成为热门话题的情况。目前,两篇报道在其他新闻网站仍能看到。

根据新浪微博(Weibo)上流传的截图,新华社已要求其他媒体不要再发布几篇依然在其网站上的其他相关报道。

新华社一名朱姓值班秘书表示,她对发送给媒体客户的通知并不知情。

目前,该片已不再是新浪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不过这是否是审查所致还不得而知。此外,提供新华社相关截图的帖子也已被删除。

一名新浪微博的客服人员表示,他不知道该网站是否曾接到命令,要求将与该片有关的帖子删除或移至不那么显眼的区域。

中国实行的是一种多级审查机制。这种机制一方面包括由中宣部(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向媒体机构发出的明确指令,也包括新闻机构和社交媒体平台的自我审查,还包括对部分外国网站的全面封禁。

不过,虽然审查机构已着手平息对该片的讨论,中国科技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还是公布了一份遏制大气污染的计划草案。该草案要求地方政府采取果断措施遏制大气污染,不要等到污染达到危险的程度再采取行动。

对该片相关报道的审查也未能影响中国股市的走向。周一,至少18只环保相关股票涨停,这些股票被中国媒体称为“柴静概念股”。周二,这些股票中的多数再次出现强劲上涨。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