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五个小孩的校长》票房报捷,口碑极好,很多人说这是十年难得一见的香港电影。这样形容可能有点夸张,却好像有点符合所谓“香港电影”已死的论述。坦白说,“香港电影”已死之说已存在了十多年,以产量来说的确是没法跟八九十年代相提并论,不过香港电影之死这个说法,不只是关于产量票房数字,而是很多人在慨叹香港电影不再香港,死因可能是因为要迎合大陆市场而出现的合拍片,甚至很多香港电影人放弃香港市场北上发展。

可是近两年一些纯港产片又陆续出现,比如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闭幕电影《踏血寻梅》,导演翁子光形容为百分百的香港电影。《踏血寻梅》是翁子光的第三部电影。2009年自编自导的作品《明媚时光》,获邀参与2009年香港国际电影节,并获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晋导演,第二部作品《微交少女》去年上演。《踏血寻梅》是翁子光在2011年参加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HAF)的作品 ,原本称为《踏雪寻梅》,除了拿得“HAF大奖(香港)”,更得到投资者垂青。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2008年4月在香港发生的一宗肢解案,死者是一名16岁少女,在援交期间被杀。翁子光花了九个月时间全职写剧本,片商看中血淋淋的奇案故事,然而翁子光想说的却是血腥的背后,案件所带出的社会问题。因为意见分岐,与原来的投资者合作告吹,最后终于找到合适的投资者,才得以完成这部由郭富城主演,杜可风担任摄影,诉说香港故事的电影。

翁子光坚持制作百分百的香港电影,他心目中的香港电影不一定要说香港有多么好,不一定是大香港主义,也不一定是说要怎样反共,只要是说香港人的生活便是香港电影。影片透过三个人物,内地移民少女、失业货车司机及工作狂警察,以悬疑反悬疑,利用凶杀案折射出香港社会特有的时代失落感。他认为大家喜欢许鞍华、陈果,就是因为他们强于观察香港当下发生的事,对于香港人想什么、关心什么、担心什么有一种感知。翁子光更认为香港电影在内地已不受欢迎,即使是香港人去内地,也不能拍香港电影,只能拍一些适应内地,拍内地价值观和口味的电影。这一点更值得香港电影工作者反思。

事实上,香港还是亚洲电影市场的中心,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HAF)每年便在香港国际电影节期间举行,今年已是第十三届。HAF是业界的盛会,每年从亚洲数百个电影计划中挑选约三十项计划,在为期三天的投资会上,计划的制作人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制片人、发行商洽谈合作机会,简单来说就是导演监制找投资者的平台,对新导演来说特别具有意义。翁子光的《踏血寻梅》就是在这个平台吸引了片商。曾参与HAF的导演包括来自中国的贾樟柯、姜文、陆川及宁浩;香港的陈可辛、关锦鹏、许鞍华、陈果及彭浩翔;台湾的蔡明亮、魏德圣、钟孟宏及戴立忍;日本的是枝裕和、黑泽清、河濑直美及岩井俊二;韩国的朴赞郁、金知云、奉俊昊及林常树;以及泰国的阿彼察邦韦拉斯花古、吕翼谋、朗斯尼美毕达以及彭力云旦拿域安等等。今年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大奖,香港区得主是陆以心导演,梁启缘监制的电影计划《同班同学》,这同样也是部出色的香港电影。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邮箱:Shirley.xue@f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