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本文为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撰写的“还原327”系列文章第十二篇。

要弄明白“327事件”,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国债期货,以及弄明白国债在中国的来龙去脉。

时间回到1987年上半年。每天下班时,在上海紧靠着苏州河南岸的南苏州路,总会见到一个外表斯文、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人,拎着一个硕大的公文包、悠闲地由东往西从外滩慢慢走向西藏路。他就是几年后在上海滩大出风头的证券界闻人管金生。

那段时间,管金生刚刚在欧洲攻读完两个硕士、想去剑桥大学读博士未成,他回到原单位——上海国际投资咨询公司后,基本没事可做。

20多年后,管金生对笔者回忆起那段难得的空闲日子说:“我本来是忙惯的人,朝九晚五停不下来。而那时我每天坐车上班,下班没什么事、也没有加班加点,就溜溜达达从外滩走回西藏路附近的家,这中间要经过苏州河几座桥。时间长了就发现在桥口有人在交换国库券,见得多了我就发生兴趣,就和他们攀谈,最后还用10元钱和他们换过一张国库券。我慢慢和他们交朋友,他们告诉我:我们这里还不算多,在静安寺那里人还要多。后来我也到静安寺那边去看了,杨百万就是在那里认识的。”

这让他想起来,这和当年西方在梧桐树下交换东印度公司股票不是差不多的事情吗?

其实当时在上海四川北路、虬江路口就有一个黑市市场,有些人急于用钱,就拿国库券跑到那里按面值打6折抛出,票贩子悄悄收进转手以7折再抛出。这便是人们称之为“六进七出”的国库券价格。在一些小卖部、或个体烟摊上,也挂出了收购国库券的牌子,被上海人称为“打桩模子”。

而管金生提到的杨百万,其实是当时上海滩另一个名人,原名叫做杨怀定。因为倒腾国库券赚了大钱,其个人资产一下子上升到7位数,所以江湖人称杨百万,人们已经很少用他的真名来称呼他了。多年以后,他是这样说起他如何开始炒国库券的:

(插图:杨怀定,陆一摄)

我于1988年2月28日辞职,响应政府号召,自谋职业。开始我并没想到要做国库券买卖。我看到《新民晚报》上一篇报道,说温州实行利率开放,利息可以高到13%。我就给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写了一封信,询问报纸登的内容是否确有其事。人行温州市分行回了一封信,盖着公章,答复确有其事。我就想钞票不存在上海了,存到温州去。当时利率温州实际上高达16%-18%,上海只有5.4%,我有2万元人民币本钱,如果存到温州,每年利息就是3000多元。我辞职时每月工资才68元,一年也就800元多。我想这样不就可以不要上班了嘛。当时想法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到温州去的船票刚买好,上海报纸又登了消息,说上海要开放国债交易。我是读过《子夜》的,晓得这里面肯定会有“花头”(好处),所以4月21日开市第一天一早就去了。别人都不敢买,我买进。结果下午老百姓明白了,开始有人抢着买进。银行利率每年5.4%,国库券三年期,年利率超过15%,为啥不买?结果价格立刻上冲,冲到110元以上,我就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