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华南地区的一座座工厂内,数百万名中国年轻人每天为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的消费者们制造着服装。对许多制衣工人来说,他们最重要的设备——除了离不开的智能手机以外——是一台Juki牌缝纫机。
总部位于东京的Juki公司从1947年开始生产缝纫机,客户遍及从中国到梵蒂冈的170个国家。当一些与日本同步崛起的大厂商——如索尼(Sony)——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像Juki这样低调的企业撑起了日本经济。
Juki是业内的龙头企业,拥有30%的市场份额,尤其在跨国零售商的代工商中间特别流行。中国服装制造商KTC所采用的机器90%以上都是Juki的,总经理格哈德•弗拉茨(Gerhard Flatz)说:“这更像是个人喜好,就像选车一样。但Juki的机器就像挽马一样可靠。”
香港服装生产商联业制衣(TAL)的客户包括布克兄弟(Brooks Brothers)和博柏利(Burberry),该公司表示所用机器至少80%都是Juki。香港制衣业的领军人物、TAL董事长李乃熺(Harry Lee)表示,这家日本集团的成功要归功于其建立起了与客户之间的密切关系。
Juki缝纫机业务负责人宫下尚武(Naotake Miyashita)在工作中会把一半的时间花在拜访客户上,他强调了客户关系的重要性(Juki在东京以北的栃木县有间工厂,有些客户关系就是靠在该厂酿造的梅酒培养出来的),并表示该公司能够对客户需要做出迅速反应。宫下尚武开玩笑说:“当TAL遇到问题时,李乃熺便会告知我们。在我们的长期合作中,我多次受到召唤。”
这家东京上市公司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1938年,由于日军的三八式步枪不够用,小型制造商聚到一起组成了一个集团,开始生产九九式步枪,该型号枪支的日语名为“juki”。二战结束后随着对步枪需求的消失,Juki转向生产家用及工业用缝纫机。该集团希望保留juki这个名称,但更改了日文写法,原来的日文意思是“步枪”,更改后的意思为“重机”。
虽然Juki也生产贴片机器人(将元器件贴装到电路板上的机器人),但其营业额的73%来自缝纫机业务。Juki的缝纫机业务提供了一个窗口,让人们可以看到全球纺织业的发展趋势。
1970年Juki在香港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子公司,当时香港是全球纺织业中心。不久以后,它又在欧洲开设了子公司,然后又将分支扩展到了美国。
在Juki位于东京西边的总部里,宫下尚武介绍说,Juki于1976进入中国,当时公司争取到了一份为国有服装公司供货的合同,该企业在全中国拥有32家工厂。
1979年邓小平开启经济改革之后,Juki的订单增加了。随着香港的服装公司纷纷转移到内地生产,Juki的订单越来越多,而且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呈现加速趋势。宫下尚武说:“直到那时,尽管中国早已开始改革,但仍缺乏资金和基础设施。”
沃尔玛(Walmart)、耐克(Nike)和阿迪达斯(Adidas)等公司都认为中国形势更为稳定,因为中国政府让这个国家避免了货币危机,而且中国有充足的廉价劳力。
宫下尚武说:“中国当时的情况跟今天完全不同……那时如果有家工厂招工一千人,工厂大门外会聚集起一万人。”随着迁往中国内地的工厂越来越多,中国在Juki全球销量中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越大,2000年升至50%,并且在随后十年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在这个比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