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距离中国“两会”后仅一周,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为主题的中国高层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的决策者、官方智库学者和来自外国的经济学者希望能在论坛正式讨论开启前对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给出自己的判断。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阐述了他对中国经济增长态势的看法,以下为刘世锦先生在会场的发言实录。

世界经济影响着中国经济,同时中国经济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的经济,所以这里我想探讨一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

现在讨论中国经济的走势,首先需要了解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三年以前在分析国际经验的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以后,将会出现增长的放缓,进入一个中高速的增长阶段。从过去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这样增长阶段的转换期,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2013年中国经济能够取得7.7%的增长速度,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

请大家关注这个数字的背后,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具有中长期意义的转折性变化。中国经济通常认为是投资为主、工业为主,较多依靠外需的结构。但是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2012年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开始超过投资,虽然2013年有所反复,但是大的变动趋势已经确定。

2013年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过去一些年中国的外贸出口增幅经常是保持在20%以上,但是最近两三年已经是相当困难了,目前已经回落到了5%到10%的增长区间。而且这样一个调整,主要不能归因于与外需的变化,而是出口竞争力的变化,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在下降。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投入增长速度也在减缓。2012年中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经开始下降,这样我们已经看到与过去30多年大不相同的经济增长的结构,就逐步转向以消费、服务业为主,更多地依靠内需,更多地从要素效率提升获取动力,就是这样一种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目前这种增长的走势能够持续多长时间,从大的背景来看中国经济目前仍处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期,这个中高速的底在何处,现在还没有探明,或者说中高速增长的均衡点还没有找到,所以我们认为还可能有一个探底的过程。

从已经公布的今年前两个月的统计数据来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这一点请大家也不要有过多的忧虑,因为中国经济仍然具备稳定增长的基础和条件,我们仍然要努力实现已经确定的7.5%的增长目标。

与此同时,我们的眼光应该放的更远一点,力争在今后一两年内能够完成增长阶段的转换,进入一个新的稳定增长的轨道或者状态。对于稳定的轨道或者状态,我是给出一个概念,叫做中高速稳定增长期。当然我们可以称之为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含义是中高速增长的底已经探明,比如说7%左右,而且这个速度能够稳得住,能够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比如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在这样一个增长的新常态下应该力争实现“六可”的目标,就是“六个可以”。具体来讲是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就业可处分、风险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资源环境可持续,这样一个新常态应该能够达到这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