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在生命的某个时刻——对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而言,这个时刻通常来得很晚——要把个人事务料理妥当,并对资产进行分割,以便为整个家族把一切打点得有条不紊。对商业大亨而言,这么做还有取悦股东的额外好处。

很可能正因如此,李嘉诚(Li Ka-shing)才重组了他的香港企业集团,而并不是因为他接受了美国人的观点——企业集团的效率不高,或为了防范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崩盘,抑或为了把旗下公司的注册地换到开曼群岛(Cayman Islands)、以防自己要被迫离开香港(日本侵华期间,还是孩童的他随家人逃到香港)。

86岁的李嘉诚效仿83岁的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拆分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像媒体大亨默多克一样,李嘉诚也得到了股票市场的喝彩,股市此前对这两个人能否更明智地处置自己的资产失去了信心。上周,长江实业(Cheung Kong Holdings)与和记黄埔(Hutchison Whampoa)的市值之和大增14%,这个消息无疑让李嘉诚感到高兴。

我怀疑这是否就是李嘉诚的用意所在。2006年,82岁的雷石东(Sumner Redstone)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从维亚康姆(Viacom)剥离出来。他特别在乎公司短期股价,这让他在众多大亨当中显得很另类。多数大亨都尽量推迟重新安排自己帝国的时间,不管短期内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但死亡和追求股东价值最终会带来同一个后果:对那些通过随机应变和灵机一动的资产交易打造而成、唯有创始人才能保证其凝聚力的商业帝国进行重组。倘若失去了创始人的权威,家族争斗和投资者压力这两股力量的作用,往往会让这些商业帝国分崩离析。

这合乎逻辑。下一代是商业天才的情况并不多见,拉丹•塔塔(Ratan Tata)是一个例外。他掌管家族控制的印度企业之后,把它做强做大(正如鲁珀特•默多克一样)。然而,投资人通常有理由容忍已显露才能的创始人的任性之举,对继任者却心存怀疑。

李嘉诚这样做的动机是个难解之谜。李嘉诚及其长子、可能的继承人李泽钜(Victor Li)给出了一个强有力的理由:将旗下资产重新打包为一家房地产公司“长地”和一家企业集团“长和”,能让外界能看明白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区别。股东想要能够投资他们选择的资产,而不是被迫容忍公司业务的混乱。

以前这个问题从未令李嘉诚感到烦恼。1979年,他首次买入和记黄埔一定的股权,当时那是一家陷入困境的老牌香港贸易公司。自那以来,李氏家族信托一直通过长江实业持有和记黄埔的少数股权。长江实业是李嘉诚于1950年创立的一家塑料花生产企业。

公司的名字“长江”为我们解开这个谜题提供了一条线索:李嘉诚希望他的公司蜿蜒而行,该改道就改道,一路上吸纳一些中小型企业。他认为灵活才能长久,坚守笔直而狭窄的河道会限制发展。

过去几年来,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业务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去年,长江实业动用来自其地产投资组合的部分现金收购了一家飞机租赁公司;长江实业还与和记黄埔合资在内地经营着一家房地产企业。

这正是亚洲特色。家族控制的企业集团在韩国、印度和中国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麦肯锡(McKinsey & Co)的一份研究显示,按营收计,家族企业占到韩国50家最大企业(以营收计)的80%,在印度的这个比例则达90%。许多家族企业多元化发展,进入跟原始业务无关的领域,不过这种“业务拓展”常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