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国富豪正状告六个地方政府拖欠基础设施合同款项,这一罕见的法律行动突显出中国经济内部债务拖欠效应层层传递的风险。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举债总额急剧上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新信贷被用来偿还现有债务,这种局面令人担心地方违约会引发一场全面金融危机。
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China Pacific Construction Group,简称CPCG)创始人严介和昨日表示,他的公司发起的法律行动是针对地方政府的首批此类诉讼。“如果有必要,我们将一路上诉到最高法院,”严介和表示,“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官司。相关记录和证据是确凿的。”
在传统上由国企主导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太平洋建设是最大的民营基建公司。去年,该公司在福布斯(Forbes)世界最大企业500强排行榜上位居第166位,年营收达到600亿美元。在去年的胡润百富榜(Hurun report)上,严介和被列为中国第七大富豪,身家估计达到142亿美元。
上述状告涉及全国各地六个地级和县级政府。上周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将地方政府债务列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去年中国经济录得24年来最缓慢的增长。根据中国国家审计署数据,地方政府债务已从2010年底的10.7万亿元人民币增至去年6月的18万亿元人民币。
太平洋建设所专长的“建设-移交”(BT)模式基建项目去年占地方政府总债务的大约8%,相当于1.5万亿元人民币。
“民营企业状告政府的事情总体上是非常罕见的。我不记得类似的案子,”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在香港表示,“此举也向太平洋建设的其他交易对手方发出了一个信号。”
严介和拒绝透露太平洋建设被拖欠的工程款总额,但该公司介绍了其中两起较小诉讼的细节。它说,地处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晋宁县拖欠了四个基建项目总计9500万元人民币(合1500万美元)的工程款,相关项目在两年多前就已竣工。该公司称,地处华北的河北省宁晋县拖欠了8300万元人民币;截至2013年8月,太平洋建设在该县完成了16个基建项目。
晋宁县的官员们表示,他们正在调查此事,无法发表评论。记者一时联系不上宁晋县政府请其置评。
太平洋建设承建的高知名度项目包括一条连接上海与江苏省省会南京的高速公路,以及一座横跨长江的桥梁。该公司在中国西部的甘肃省省会兰州也承建了一系列项目。
“本案将受到地方政府的其他债权人的密切关注,”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公共财政评级董事钟良表示,“如果太平洋建设胜诉,会有更多案子接踵而来。”
太平洋建设提起诉讼之际,中国中央政府正致力于消除地方政府所用的不透明的半官方融资平台。
去年末,中国国务院表示,地方政府将不再被允许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V)借款,此类融资平台旨在绕开针对直接借款的禁令。从法律上说,地方政府对大部分融资平台债务并无责任,但债权人普遍认为此类借款带有政府的隐性担保。
为了“开前门,关后门”,中国立法机关取缔了直接借款禁令,同时中国财政部推出一项试点计划,允许某些地方政府通过发售市政债券来筹集资金。
与此同时,中国国务院表示,它不会向无力偿债的地方政府提供纾困。
标普的钟良认为,山东(该省的一个地方政府也将成为太平洋建设的起诉对象)等省的中小市县的债权人,极有可能效仿严介和的做法——如果他们相信上级政府不会做下级政府债务的后盾。
“对某些债权人来说,采取法律行动可能带来先发优势,”钟良表示。
万丽(Wan Li)补充报道
译者/和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