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集团(Hanergy Group)用3年时间打造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太阳能上市公司。凭借分布在中国内地多个地方、构成了庞大生产网络的太阳能电池板工厂,汉能成为了中国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其香港上市子公司和自身之间的销售奠定这一地位的。

在香港上市的汉能薄膜发电集团(Hanergy Thin Film Power Group)市值高达180亿美元,过去三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利润水平,股价自2014年初以来上涨了3倍多。根据《福布斯》(Forbes)的统计,汉能集团创始人李河君因此成为中国第五大富豪。

汉能薄膜发电主要销售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设备,其报告实现逾50%的净利润率。该公司的市值是其最大对手、美国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First Solar的三倍,并且超过中国所有其他太阳能上市企业的市值总和。

然而,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对其近期财报的分析,该公司惊人的增长背后,存在一些不同寻常的做法。

FT记者在看了一些文件后发现,自2010年以来汉能薄膜发电合计实现148亿港元(合19亿美元)营收,几乎全部为向母公司汉能集团销售设备所得。汉能集团持有汉能薄膜发电73%股权。此外,近几周一份有关汉能商业模式的分析师报告产生了很大影响,引发了对该公司的其他质疑。

在接受FT采访时,汉能薄膜发电的首席执行官代明芳对这些质疑,还有关于该公司股票遭到对冲基金做空的报道不以为然,表示这些说法源于对汉能产品线的根本误解。他说:“说到嵌在玻璃窗上的太阳能电池,没有哪家企业做得比我们好。”

汉能主要生产可应用在太阳能发电场和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该公司正在开发的技术一旦成功,太阳能将可在建筑和汽车中得到广泛利用。代明芳表示,汉能旗下工厂正在逐步扩大生产,这些工厂目前都未将全部产能投入生产。不过,汉能的目标是在今后五年内占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预期产量的一半,相当于10吉瓦装机容量。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将需要投入巨大的前期成本。

汉能集团旗下有9家工厂,其中一家工厂位于成都附近,拥有两条生产线。根据该公司的说法,这些工厂是汉能薄膜发电的主要客户,后者向这些工厂供应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设备。通过对这些工厂中文账目的分析,FT记者发现,财报中截至2012年的营收数据,与这些工厂用于从汉能薄膜购买设备的资金支出之间存在颇大出入。

(记者看到的账目只包括9家工厂中的8家。该公司代表拒绝详谈,也不肯提供更近的账目数据。)代明芳表示:“2013年的情况应该明显更好,2014年也应该不错。”

2012年,汉能各工厂报告太阳能板销售额合计3.15亿元人民币(合5000万美元),相当于同年上市子公司向母公司销售的设备价值的十分之一。根据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备案,同年这些工厂报告损失合计3800万元人民币,债务近12亿元人民币。

汉能高层在北京总部接受采访时承认汉能现在处于亏损中,但表示该公司是“高科技加能源”的样板,市场潜力——与谷歌(Google)或阿里巴巴(Alibaba)没什么不同——支撑着其股价。代明芳谈到汉能薄膜发电股价飙升时说:“我们认为这一点儿也不奇怪。”汉能北京总部用濒危红木树种的木材装饰,外观十分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