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一场雾霾席卷了半个中国,上海的PM2.5指数超过了惊人的700,室内的空气洋溢着欣欣向荣的粉尘味道。但这在北方不足为奇,北京曾经超过900,哈尔滨曾经超过1000。在这么一场前所未有的雾霾中,人们对“中国梦”的理解也开始具体而微了。

2013年,从一场关于“中国梦”的争论开始。2012年11月,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先生提出“中国梦”的说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据来自《南方周末》内部的说法,2013年新年献辞最初题为《中国梦,宪政梦》,这个题目很快被否决,经过反复的内部审查,最后的稿件依然被广东省委宣传部直接删改。中国的媒体实行事先审查,但限于时间流程,事先审查通常是由出版机构内部自我审查来完成(这样能避免20世纪上半叶国民党时代的“开天窗”现象)。此次宣传部直接介入事先审查,引发《南方周末》同仁的强烈反对。由于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在知识界的影响力已经急剧下降的《南方周末》,重新获得关注,新年献词的删改迅速成为震惊海内外的公共事件。即使是广东省委宣传部也通过海外媒体《联合早报》否认自己曾经介入,似乎他们同样认为直接进行事先审查是不太妥当的。

“中国梦”究竟是一种什么梦?2013年4月,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先生表示:“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他还指出,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要“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3年6月,习近平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会晤时表示,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可是,“美国梦”似乎没有通过党(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的宣传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打算,可见两种梦又有不能相通之处。

《南方周末》把“中国梦”与“宪政梦”联系在一起的想法被一举粉碎之后,把“中国梦”与反宪政联系在一起的声音越来越强,在春夏之交达到巅峰。宪政或者说反宪政,成为2013年的关键词。2013年第10期《红旗文稿》刊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晓青的文章《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较研究》,指出人民民主制度绝不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宪政”。2013年6月《党建》刊登署名“郑志学”的文章《认清“宪政”的本质》,称“宪政”主张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在中国取消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政权。2013年第11期《红旗文稿》刊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汪亭友的文章《对宪政问题的一些看法》,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宪政格格不入。

宪政的反对者认为,当今中国,只能有宪法,不能有宪政。“有宪法,无宪政”曾经是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批评,但在这里却被视为一种正常或者说理想状态。反对者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主义宪政,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与宪政完全不能兼容,而且与宪政派相比,社会主义宪政更具“迷惑性”。2013年8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在中国搞所谓宪政只能是缘木求鱼》,称“与自由主义宪政不同,‘社会主义宪政’理论有更大的迷惑性”。虽然纸媒无法呈现不同的声音,但在网上有反批评的声音,尤其是社会主义宪政派进行了绝地反击,“宪政”一词也随着争论进入到公众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