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对中国周边外交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有不少具有深远影响的事情发生,同时,它似乎孕育着中国外交的某些方向性变化。

表面上2013年中国周边的很多问题仍在僵持,南海、钓鱼岛、朝核问题,都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在短期内也看不到解决的方向和前景。中国的实力虽然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但美国依然处于体系性优势地位,美强中弱的大格局在中短期内并不会明显改变,这一点在军事安全领域有着更明确的表现。

许多周边国家在中美之间两面下注,或者对中国崛起进行潜在的战略对冲的做法,依然比较普遍地存在,大多数周边国家依然不会采取决定性的行动,制衡或者追随崛起中的中国。

上述这些不变的方面,让中国的周边态势保持了总体上的稳定。但在表面不变的因素外却有许多基础性的因素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美国经历了10月份的政府关门、债务上限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此背景下取消了对东南亚四国的访问,并缺席在文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在亚太战略再平衡的关键时期,此类事情的发生,凸显了美国国内政治、经济问题对其外交政策可能存在的强大掣肘。

对这一点更明确的认知,一定程度上促使美国政策进一步内向化,导致其在国际冲突与对抗中的意愿和决心下降。这也表现在美国对叙利亚、伊朗核问题的态度变化上。在这样的背景下,至少在中短期内,美对华政策妥协的一面增大,美在亚太地区的主要目标可能不是把中国的影响力推回去,而是努力稳住基本盘,保持自己在这一地区影响力的长期存在,使之不发生大的下降。比如说,在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上,美国所采取的态度出乎不少人的意外,背后的一个重要含义是,如果中国给予美国必要的尊重,中美进行大的战略妥协的空间还可以加大。对美国来说,与中国的关系明显比与日本等国的关系更为重要,而且,中美关系的重要性还在继续上升。

与此相应,日本则成为反对中国最坚定的国家,也是中国过去一年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在周边面临的最大的直接挑战。

在与中国对抗的方面,日本与他国不同的地方体现在,它几乎采取了一种公开撕破脸的方式,而不是在战略上始终留有余地的做法,这在周边有分量的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情况。日本的做法,其实是日本对中国崛起高度紧张的一种表现,说明日本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危机感,并在中日关系的紧张中投入了相当大的赌注。

未来一个时期,中日是周边地区博弈的焦点。中日博弈有它自身的复杂性,一方面中日本身存在若干结构性矛盾,有几个交织在一起从而变得更加难解的问题,包括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地区主导权问题、日本政治向右转的问题,等等;另一方面,日本还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美国的代理人与中国在博弈。中日博弈的结果,对于未来的地区秩序以及中、日分别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比之下,南海争端在地区秩序问题上的含义就小了很多。可以说,相关国家把更大的资源和精力投入了钓鱼岛问题,但这个博弈中短期内还分不出结果,博弈的走向依赖于相关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态势发生更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