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14日,美国俄亥俄州的北部,酷暑高温。人们栖栖遑遑地躲在家里,纷纷打开空调和电扇。烈日无云,一片死寂。一条输电线被晒得软软地,慢慢垂了下来,恰好搭在一棵没有修剪的树上。只见火星四溅,电线短路了。不到两个小时,整个俄亥俄州所有的输电线都停止工作了。紧接着,在短短八分钟之内,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有5500万户居民家里突然断电。这是北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断电事故。

北美电网被全美工程院评为“20世纪人类杰出的工程奇迹”。为整个北美大陆输送电力的网络甚至比互联网的规模更大,程度更加复杂。不管是电网、互联网,还是金融体系,几乎所有的复杂系统都可能会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当突如其来的风险到来之后,还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互联网能够让我们在一个广阔无垠的平台上互相沟通、合作,但也为各种恶意攻击,包括垃圾邮件、蠕虫和电脑病毒提供了便利。2008年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突然让人们认识到,我们原本以为精密巧妙的金融体系,在遇到大的冲击之后,其实并没有任何复原机制。其实,我们早就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了。2006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曾经组织了一个专家组,研究在联邦储备电信系统内部的银行间支付行为。联邦储备电信系统是美国金融体系的支柱,每天处理的银行间支付达50万笔,日均金额达到2.4万亿美元(这还仅仅是2001年的旧数据)。

这个研究小组发现,居于整个金融网络最核心的是其中的66家银行,它们之间的资金流动占每天交易额的75%。最令人震撼的是,其中最大的25家银行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这意味着,只要有一家银行倒闭,其它银行都会倒闭。金融危机的问题不是“大而不倒”,而是联系太过紧密:当危机出现的时候,根本就无法将出了问题的银行从整个金融体系中隔离。

安德鲁•佐利是全球创新网络PopTech的负责人,安•玛丽•希利是一位记者,他们合写的《恢复力》一书讲到,风险无处不在,人生总有挫折。关键在于,当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社会、一个生态系统在遇到外部的冲击的时候,是会突然崩溃,还是百折不挠?是会分崩离析,还是东山再起?他们介绍了“恢复力”(resilience)的概念。所谓的“恢复力”,就是系统、企业和个人在剧烈变动的环境中维持其核心功能和完整性的能力。

一个系统必须在效率和稳健之间做出艰难的权衡。追求完美的做法很可能是在找死。比如,过去的管理模式追求完美的效率。日本企业曾经提出所谓的“零仓储管理”(Just in time),恨不得仓库里一个零部件都没有,所有的原材料、零部件都在轮船、火车、汽车上。不容许重复建设。不容许有闲杂人员。当泰国的洪水爆发之后,日本的供应商受到很大冲击,就是因为存货跟不上来。

想象一下,如果你开着车,突然在一条偏僻的道路上抛了锚,而且又没有备胎,你该怎么办。一个组织、一个社会中应该容许存在一些看来没有效率的部门和人员,说不定在危机到来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瑞士就存在着一种看似累赘的另类的货币系统,叫做WIR。WIR是德语“Wirtschafstring”的缩写,意思是“圈子”。WIR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最严重的时期。当时世界经济一片愁云惨淡,银行和企业纷纷破产。有16个商人被银行告知,他们在银行中没有信用额度了。银行自己都没有钱了,哪里还能贷款给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这16个商人决定自己创设一套货币系统。从本质上讲,这其实就是一个互助系统。加入WIR的商家互相支持,彼此之间的债务可以用瑞士法郎偿付,实在没有钱,也可以请求网络中的其他成员,用物物交换的方式代为偿付。在其鼎盛时期,WIR网络覆盖了瑞士四分之一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