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今年1月17日是赵紫阳逝世10周年纪念日,赵紫阳在80年代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务院总理,但如今已为多数人淡忘。中国现代史学者吴伟曾参与80年代赵紫阳主导的政治改革研讨和实施的全过程,本文为吴伟为赵紫阳逝世10周年撰写的纪念文章。FT中文网刊发,以飨读者。
今年1月17日,是赵紫阳逝世10周年。他的名字,与中国80年代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是当年那次政治改革的实际设计者和实施的主持者。从80年代初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开始,直到1989年“六四”之后因反对武力镇压学潮而被撤销职务的10年间,以及在此后被幽禁的长达近16年的岁月里,他对中国的政治改革和社会转型问题做了深刻地研究和思考,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和政治遗产。
中国向现代宪政民主转型的一次勇敢尝试
1986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进入城市,进入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但同时,改革也遇到了旧有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阻碍。以坚持“两个基本点”而著称的中共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开始大声疾呼政治体制改革。
经邓小平提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的著名的改革派领导人赵紫阳主持了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其后的改革操作。正是由于赵紫阳的主导,使这场由邓小平提出的原本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行政改革,演变成了使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现代政党转型、中国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向现代宪政民主转型的一次勇敢的偿试。
1986年9月,赵紫阳主持“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并授命鲍彤组建研讨小组办公室,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工作。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顶住了党内左的势力发起的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的干扰,于1987年10月的中共十三大上,通过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此后,在已经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赵紫阳主持下,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直到1989年6月,改革因天安门广场那场镇压而被迫中断。
这场步履维艰的改革,从研讨到展开,也不过只进行了两年半多的时间,但是它仍不失为中国政治和社会向宪政民主转型的一次有益探索。
有人认为,这场改革的性质,只不过是一场带有行政改革性质的体制改良。但是,我认为,中国80年代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双重性质。如果仅仅把它归结为一场体制改良,有些过于简单化。因为,仔细分析起来,当时有两条不同的政治体制改革“路线”,改革的发动者邓小平对这场改革的主张,与它的实际主持者赵紫阳的主张及其在这场改革操作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实际举措,有着重大差别。
在改革的出发点上,邓小平是着眼于为经济体制改革开路,认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下去”,试图在保证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做出改变的前提下,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而赵紫阳则着眼于改变共产党的执政方式,通过民主和法治的途径,限制党的权力,建设法治国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