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卢布汇率走势,2014年下半年伊始,因受地缘政治冲突引起的制裁影响,在美元持续走强和国际金融资本的乘势冲击下,俄罗斯卢布汇率进入了快速贬值通道,平均每月贬值10%;进入11月下旬后,更是上演了一轮“过山车”行情。

中、俄同是西方主导国际金融框架下的新兴市场国家,都有迫切融入国际金融体系、适应甚至改造国际金融体系的愿望。当前中国正在努力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和金融开放,此次俄罗斯卢布危机,对中国金融改革与经济转型都有着深刻启示。笔者认为,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值得中国深思。

严格遵循经济市场化的次序

如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是一个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同步产生的问题。早在上世纪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前好几年(1991年),发展经济学家麦金农通过比较全球那些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家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得出了经济市场化次序。这一次序的逻辑是非常明确:转型国家首先要严格财政纪律,避免政府干扰金融;其次,完善国内金融改革,通过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完善国内金融体系;最后,才是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

市场化次序的第一步——严格政府的财政纪律,尤其是中央政府财政的平衡,实际上是实施经济改革的首要先决条件,因为市场化和价格开放本身就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市场化次序的第二步——金融完善,实际上是指金融的对内开放,其内容包括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利率市场化等内容。最后一步是外汇自由化和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显然,中国金融对内开放仍有很长路要走:注册制还在探讨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也未完成。因此,现阶段中国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只能是试点性和门户性的,为金融安全计不能全面开放。

重新评价外汇储备定位、作用和合适规模标准

97年亚洲危机后,作为经验教训的反应,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纷纷大幅提高了自己外汇储备规模,以作为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和增强经济发展稳定性的重要基础。然而,发达国家金融危机造成的主要国际货币的贬值,使得以发达国家货币作为外汇储备货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受伤不已。

中国在本轮危机前后,外汇储备的增长都很快,同时以美国政府和准政府债形式持有的美元头寸,约占了中国外汇储备的2/3。由于中国外汇在负债和资产端收益的较高不对称性(外汇负债收益远高于外汇资产收益),导致中国对外汇储备合适规模标准,一度产生了不少争论。按外汇储备和进口规模的对比标准,以及外汇来源和使用的收益比较,降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声音一直很强烈,批评者认为中国对外汇储备的偏好成了“女人的衣柜”。殊不知,为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中国外汇储备客观上成了中国货币发行的基础,因此国际清偿力基础、外债基准、进口规模基准,等通常确定外汇储备合适规模的基准,对中国都不适用。在一个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中,一个大而不强的国家,需要保持足够高的外汇储备。

审慎对待资本项目的开放

按照经济市场化的次序,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应该是最后的市场化内容。从根源上看,任何金融问题的起因,都是财政问题:通常是财政赤字,引发货币超发或过分借贷,进而通货膨胀压力上升,进一步导致紧缩或经济管制放松需求,从而引发投机和泡沫繁荣,最后总会因国际游资冲击或其它因素,如政策失误、甚或偶然的意外政经事故,导致金融危机或经济信用危机爆发。显然,在财政体系改革未完善前,就进行金融的对内和对外开放,经济运行中的漏洞很多,受到冲击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度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