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今年1月17日为赵紫阳逝世10周年纪念日。赵紫阳在80年代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务院总理,但如今已为多数人淡忘。1995年12月24日在北京富强胡同6号赵紫阳居所中,他同中国经济时报原编委施滨海有过一次谈话,当时距离中国的“六四事件”发生已六年多,当时在场的宗凤鸣先生整理了谈话记录,施滨海授权FT中文网刊发,以飨读者。

我又按约定的时间,与中国市场经济报编辑部主任施滨海一起走进了赵紫阳的书房,赵作了两个小时的谈话。施滨海整理要点如下:

施:人们常在怀念“胡赵体制”,你能不能就与胡耀邦相处时的关系谈一下?

赵:我与耀邦相处那些年,不好也不坏,但基本上是好的;经济工作上有过分歧,政治改革上则互相配合。

由于耀邦对经济问题不太熟悉,而他的性格又往往急于表达个人意见,以致引起地方和一些经济部门有意见。如,对地方省市直接下达经济指标等。在经济发展速度上,我主张要留有余地,走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又比较好、人民能得到更多实惠的路子;耀邦则有时提出过高的经济指标。这是一点。

又如,1983年1月20日耀邦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四化建设和改革问题”的讲话,他提出了“以承包为中心的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互相结合的、职工福利和劳动成果相联系的经营责任制。”这个讲话《人民日报》于第二天以头版头条发表后,发生了一个“包”字进城的问题,所谓“包”字进城,“一包就灵”。当时,主要是北京和天津,简单地把农村包产到户的办法拿到城市工商业部门。那时,我正在非洲十一国进行访问。回国后,感到“承包”在农村的改革虽然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但城市里的改革要复杂得多,所以主张从“利改税”着手,并于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题为“坚决而有秩序地改革”。半个月后的3月2日,《人民日报》又发表社论“实行利改税是一项重大改革”。

这样一来,邓小平觉察出胡与赵在经济发展与建设问题上有不同的声音。于是在1983年3月初,邓就把耀邦与我请到他的家里进行谈话,从而把问题说明了;邓还定了一条,就是经济工作上的问题,主要还是由赵来负责。不久邓又决定成立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明确了今后经济工作的重大方针要经财经领导小组讨论决定。这样一来,耀邦就不便再插手经济工作了,从而我俩的矛盾也就解决了。

1983年3月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汇报工作。本来,这次会议是根据邓的意见,讨论经济指标高了还是低了的问题,但在这次会议结束前,陈云突然向胡耀邦发难,而且事先有准备,讲话有稿子。当时,陈云的批评很尖锐,提了大概十条意见,而耀邦却没有思想准备,只是作检讨,没有反驳。同时,大家都很被动,邓也很被动。问题是陈云这个批评耀邦的讲话是否传达?如果传达,耀邦就很难工作下去;如果不传达,又涉及到对陈云是否尊重的问题。胡乔木这时在旁煽风说:中央领导上声音的不一致,在下层已造成思想紊乱,要找各省同志来打个招呼;最后,邓小平提出:由中央书记处研究一下,提出个意见。我提出要由耀邦参加,拿出个意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