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汪峰真的那么想“抢头条”,今天也是绝无可能,因为他预定发布新歌的12月2日正逢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启航。

伴随着央视直播,中国各地大多数机关报和都市报也都推迟了截稿时限,以等到载有嫦娥三号的火箭在今天凌晨1时30分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瞬间。各大门户更是从昨天下午起就将专题推向首页头条位置,其中腾讯早在周六即已独家推出登月3D全程模拟互动演示。

而当网站编辑正在着力展示“器箭分离如科幻片”式的视频剪辑以及《发射区周边两万村民半夜被疏散,集体看<碟中谍>》、《“嫦娥玉兔”将永留月球,总设计师:不怕被窃密》等各式访谈花絮时,环球时报又送来了对中国耗费巨资开展航天工程的舆论支持,即今日社评《嫦娥三号不是脱离中国现实的孤军》:“这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它若成功完成任务,中国将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支实现月面软着陆的人类技术力量……我们祝愿嫦娥三号成功,它的巨大价值和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嫦娥三号软着陆是中国最终实现航天员登陆月球的重要一步,它将把中国推到当下月球科研活动的最前列……航天‘有用’或‘无用’的争论是伪命题。它在中国科学界根本不存在,在世界它也是只属于中小国家的困惑。中国互联网上常有‘不如用航天换扶贫’的争议,但这些声音完全是泡沫性质的,中国的政策制定者需避免受到它们的干扰……美国的航天飞机被逐渐确认不是很准确的航天技术方向,被迫离开历史舞台。对于航天飞机这一‘弯路’,美国社会的宽容和继续探索的执着精神,是值得中国社会思考的。”

“中国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但今天回首,我们还是能够发现自己长了一些肌肉。正因为饭要一口一口吃,中国的科学家们需要只争朝夕,整个国家和社会要给予他们坚决的激励”——环球时报这段结语,应该也不只是要送给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里的那些航天科研者。因为,只要看过这份人民日报子报今晨版面上的其它文章,就可以充分感受到对“大国崛起,势不可挡”的那份自豪与干劲。

在封面文章《嫦娥三号携玉兔奔月》的大字标题下方,环球时报重点推荐的报道正是《美航班报备中国令日本慌乱》:“在美国政府的‘建议’下,美国三大航空公司11月30日表示,已向中方通报有关在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飞行计划。虽然美国国务院强调此举是出于安全考虑,并不意味着美国接受中国防空识别区,但仍有外媒将其解读为‘对中国的让步’。面对美国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将‘反对中国防空识别区’吼得最响的日本有些措手不及。美国的做法立即引发日本舆论的担忧和不满。”

另有评论《中国越强,美国在亚太越谨慎》,是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牛新春署名:“此前,美国曾派出B—52轰炸机伙同日本挑衅东海防空识别区。但在民航飞机报备问题上,美国又与日本分道扬镳。这似乎让人看不懂,实质却是美国在中美日三国游戏中遵守的基本规则。美国在亚太的战略既不是扶持日本,也不是遏制中国,而是搞中日平衡。防止任何一个国家排他性地主导亚太事务,避免美国卷入战争,是美国在亚太的核心利益,美国在亚太的安全体系就是为这两个核心利益服务的……过去30多年,美国对华政策一直在不断的平衡调适中。中国越强大,美国平衡中国的压力就越大。但是,中国越强大,对美国的利害关系越大,合作就越是美国的最优选择,美国对中国实施军事平衡时就越小心,对中日冲突就越谨慎,对日本挑衅行为的容忍度就越小。同时,一个自信、国际化的中国更有可能与美国建立良好的关系。”